(2015年3月3日)
一、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主要精神
今年1月12日至14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
(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习总书记主要讲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一是猛药去疴,除恶务尽,反腐败斗争力度进一步加强。坚决查处了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贪腐问题上,没有人能当“铁帽子王”,搞腐败就一定会受到惩罚。二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三是聚焦“四风”强化执纪监督,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以严的态度、严的措施狠抓惩治“四风”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党员、干部的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进一步端正,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四是发挥“利剑”作用,巡视形成持续震慑,在纪律、作风、腐败、用人方面发现不少问题。五是加大治本力度,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
习总书记指出,两年多来,我们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严肃查处腐败分子,广大干部群众拍手称快、坚决拥护,国际舆论也给予较高评价。任凭腐败蔓延确实有亡党亡国的危险,真反腐败才能兴党兴国。
第二个问题:清醒认识形势,全力以赴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习总书记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我们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腐败分子被震慑住了但还在窥测方向甚至困兽犹斗,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开弓没有回头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必须决战决胜。
习总书记强调,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严肃责任追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进一步健全制度、细化责任、以上率下。二是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继续完善并严格执行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强化执纪监督,把顶风违纪搞“四风”列为纪律审查的重点。三是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四是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制度创新,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
第三个问题: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总书记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团结统一,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来保证。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包括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和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点要做到五个方面: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
第四个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一是要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手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二是要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和管理。三是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四是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
(二)王岐山书记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王岐山书记作了题为“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报告。报告认为,2014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四风”问题和腐败蔓延势头得到一定遏制,深得党心民心。一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解决职能越位、错位、不到位问题。二是坚持立行立改,扎实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三是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巡视全覆盖,对19个部门和中央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项巡视,巡视强度力度全面提升、效果显著。四是推进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五是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强化党内监督。六是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坚持巩固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七是加大纪律审查力度,深入开展国际追逃追赃,保持高压态势。八是严格教育监督管理,以铁的纪律建设过硬纪检监察队伍。
报告部署了2015年工作任务:
第一,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要强化对纪律执行情况的检查,抓紧修改党风廉政建设党规党纪和相关法律。第二,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推动组织和制度创新。深入开展专项巡视,实现对中管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加强派驻监督,理顺派驻机构与派出机关、驻在部门、派出纪工委的关系,健全廉政谈话、约谈、问责等制度。第三,深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要巩固成果,推动地市一级和国有企业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第四,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列入纪律审查重点,对顶风违纪者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党委、纪委进行问责。第五,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中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侵吞国有资产,买官卖官、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把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行为作为审查重点。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第六,加强国际合作,狠抓追逃追赃,把腐败分子追回来绳之以法。第七,落实监督责任,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严肃查处跑风漏气、以案谋私行为,坚决防止“灯下黑”。
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2月9日,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
李克强指出,过去一年,各级政府和各部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转政风,改机制,强监管,严政纪,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要看到,纠正“四风”不彻底,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权力寻租空间仍然存在。有的干部为官不为,对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不到位。
李克强强调,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反腐倡廉,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毫不松懈地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
李克强对今年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是放权限权,坚决打掉寻租空间。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要对中介服务进行清理,破除垄断、规范收费、加强监管,坚决消除审批的“灰色地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制定权力清单及责任清单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负面清单。
二是严管公帑,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政府收支一律纳入预算并公开,向老百姓交出一本能看得懂的“明白账”。所有公共资金一律接受审计监督,牢牢守住资金安全的“底线”和防腐败的“红线”。长期趴窝的沉淀资金一律调整回收,尽快把沉淀的资金调整用到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的“刀刃”上。加强对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监管,决不能让全民资产变成少数腐败分子的“私人钱袋”。
三是勤政有为,推动重大决策落实。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善谋善为,干事创业谋发展。重大任务要明确分工,逐级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立下“军令状”。重点工作要严格时限,确保完成,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决策部署要督查落实,认真开展督查落实专项行动,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对懒政庸政怠政、不作为的要严肃问责,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坚决采取组织措施。重实绩、讲实效,让大批有能有为的“千里马”竞相驰骋。
四是标本兼治,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要遵章守纪纠“四风”,大力倡俭治奢,持续推进政风作风转变。惩防并举肃贪腐,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惩戒,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依法治腐建机制,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努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五是坚持“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带头守纪律讲规矩,带头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各级政府及部门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