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
身高:通过测量仪器确定个体的身高,评估生长发育情况
体重:测量个体的体重,用于评估体重状况,如肥胖、消瘦等。
血压:通过血压计测量动脉血压,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2、乙肝两对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和抗原,用于评估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感染状态。
3、肝功能3/6/8/13/14项:检查是否有急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等情况。
4、血脂4/5/6项:了解是否有高脂血症和评估与此有关的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5、肾功能3项:包括尿素、肌酐和尿酸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状况。
6、心肌酶四项:包括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用于评估心肌损伤和心脏功能状况。
7、空腹血糖:检测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用于评估机体的糖代谢状况及是否存在糖尿病等疾病。
8、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
9、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不同种类的细胞数量及形态,评估机体的感染、贫血、炎症等状况。通常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五大类细胞的计数和分类。
10、尿液分析:检测尿液中的成分和性质,用于评估泌尿系统健康状况。
11、大便常规:用于检测肠道健康状况,包括大便形态、颜色、隐血等。
12、甲胎蛋白:主要用于肝癌的筛查和诊断,但在其他恶性肿瘤中也可能升高。
13、癌胚抗原: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增高可能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
14、院外送检-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一起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和诊断。
15、EB病毒抗体测定-各种免疫学方法:用于检测是否感染EB病毒,该病毒与鼻咽癌等疾病相关。
16、甲功3/5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低等疾病
17、艾滋病抗体:用于检测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指标。
18、梅毒检测:用于检测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的指标。
19、白带常规:用于评估女性阴道健康状况的检查,包括阴道清洁度、PH值等指标。
20、肝胆脾胰彩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肝脏、胆囊、脾脏、胰腺等器官进行无创检查,评估其结构、功能及血流情况。
21、泌尿系彩超:利用B超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等)进行无创检查,评估其结构、功能及血流情况,用于诊断结石、肿瘤、炎症等疾病。
22、乳腺彩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乳腺进行无创检查,评估乳腺结构、血流情况及有无肿块等,用于诊断乳腺增生、乳腺癌等疾病。
23、妇科彩超:利用超声技术对女性盆腔器官(子宫、卵巢等)进行无创检查,用于诊断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24、甲状腺彩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甲状腺进行无创检查,评估甲状腺结构、血流情况及有无肿块等,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肿瘤等疾病。
25、颈动脉彩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颈动脉进行无创检查,评估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形成及血流动力学变化,预测脑卒中的风险。
21、心脏彩超:使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脏大小、瓣膜功能、心肌收缩力等,用于诊断心脏病、心衰等疾病。
22、多通道十二导联心电图: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通过12个电极放置在身体的特定位置,以获取心脏各个部位的电信号,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
23、胸片(正位、侧位、正侧位):拍摄胸部的正面和侧面图像,用于检查肺部、心脏等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如肺炎、肺结核、心脏病等。不提供实体X光片。
24、颈、腰椎片(正位、侧位、正侧位):发现颈、腰椎骨质增生、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肿瘤等。
25、碳14呼气试验:一种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呼气测试,通过让患者服用含有碳14标记的尿素后,检测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来判断是否感染。
26、(阑尾)胃肠镜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结合胃肠镜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胃肠道及阑尾进行无创或微创检查,用于诊断胃肠道肿瘤、炎症、溃疡等疾病。
27、TCT: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术,用于宫颈癌等疾病的筛查。
28、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用于宫颈癌等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29、颅脑CT:对颅脑进行CT扫描,用于诊断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脑外伤等颅脑疾病。
30、胸部CT:对胸部进行CT扫描,用于诊断肺癌、肺结核、肺炎、胸腔积液等胸部疾病
31、动脉硬化:通过测量动脉的弹性、血流速度等指标,评估动脉硬化的程度和风险,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32、身体成分分析:通过生物电阻抗或其他技术测量身体脂肪、肌肉、水分等成分的比例,评估身体构成和健康状况。
33、骨密度:使用X射线或超声波等技术测量骨骼的密度,评估骨质疏松的风险和程度,为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