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培训计划从10月开展至12月,共分五期进行。每期培训的时间定为上午9:00-12:00时,下午14:30-17:30时,地点在区人才服务大厦3楼会议室。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术、呼吸道异物阻塞的排出、创伤急救基本技能(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及安全搬运)、常见急症现场处理等。
今天便是培训课程的第一期,同时也是开班仪式。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王丽,区宣教文卫办教育科科长赖彩凤、卫生科科长周文雄,区人民医院院长叶文平,区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刘彩红及惠州市社区急救培训导师、参加培训的教职员共110多人参与。
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王丽为学员授课,并现场指挥惠州市社区急救培训导师对学员进行急救技能指导。
▼
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授课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结束后,现场进行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考试合格的学员将获得“初级现场急救技能培训证书”。
小科普:急救止血法
加压包扎法:
为最常用急救止血方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填塞止血法:
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堵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四头带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臀部等较深伤口。
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屈曲加垫止血法: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或腋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晶。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形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同时因此方法令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血袋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无效者。
包括:①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气囊止血带或长lm左右的橡皮管,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管末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
②绞紧止血法: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者毛巾替代橡皮管,先垫衬垫。再将带子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短棒使带子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短棒固定在肢体上。
包扎注意事项
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取急救措施。
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局部消毒等。
3.使用止血带必须包在伤口的近心端;局部给予包布或单衣保护皮肤;在上止血带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血向心回流;必须注明每一次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应用手压迫动脉干近端;绑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搏动为好。
4.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无菌敷料则尽量应用相对清洁的材料,如干净的毛巾,布类等。
5.包扎不能过紧或过松,打结或固定的部位应在肢体的外侧面或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