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是人民群众的最基本保障。一直以来,仲恺区人民医院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终极目标,推进医疗事业发展。尤其是近三年来,通过加强管理、引进人才等手段,提升医疗水平,先后从乡镇医院发展为区级医院,从一甲医院升级为二甲医院,并发展成为现在颇具规模和实力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实现跨越式的三级跳。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仲恺人民医院院长邹育明看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就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最佳实践。仲恺区人民医院将以新院建设为契机,努力创建成为三级甲等医院,带动仲恺区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人 才
多位省市知名专家坐镇
人才是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提升的最重要因素。作为仲恺高新区唯一一家二甲公立综合医院和惠州西南片区的120急救中心,担负着仲恺及周边地区重大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和50多万人口的医疗、急救、预防、保健等任务的仲恺人民医院,近年来采取“人才兴院、科技强院”的人才战略,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人才引育手段,不断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医院持续高速发展。
目前医院多名专家在省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任医师杨东山,就是我国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他从医40余年,擅长普腹外科手术,对乳腺,甲状腺,胃肠疾病及普外肿瘤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有深入的研究,曾被授予“世界医学卫生理事会荣誉医学专家”荣誉称号。
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邓勍,也是仲恺人民医院的一张“名片”。其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年,擅长产科急危重症救治、疑难病症、妇科肿瘤防治、腹腔镜微创技术、宫颈癌前病变诊治等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多项技术达到市级先进水平。先后当选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惠州市生殖健康协会副会长,并荣获仲恺高新区建区20周年十佳社会建设者及第二批拔尖人才。
在引进优秀学科带头人才的同时,医院也注重对本土年轻医务人才的培养,每年选送优秀的中层干部、骨干医生到省级医院学习深造,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引育医务人才的同时,医院也不断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先后引进了飞利浦16排螺旋CT、GE Vivid E9实时心脏四维彩超、奥林巴斯医用电子胃镜及腹腔镜、C臂影像系统、西门子DR X光机等上亿元的医疗设备,为患者创造了优质、高效的诊疗条件。
随着人才和设备的齐备,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开展的诊疗项目也越来越丰富多样,让仲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2013年全年接诊患者超过45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比三年前翻了一番。
亮 点
妇儿中心率先承诺“三甲服务”
今年是仲恺区的卫生发展年。为满足医院发展需求,尤其是保障基层妇幼保健的需求,仲恺区委、区管委会将组建成立仲恺人民医院妇幼计生服务中心确定为今年的一项重点民心工程,在惠州各县(区)率先将妇幼保健、医疗、婚检及计生等功能整合,组建成立该中心。
“以前老院址很拥挤,条件也很差。妇幼中心建成之后,在这里生小孩条件和环境都很好。”7月9日,妇幼中心正式开张,第一批在该中心分娩的张女士对妇幼中心的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妇产科是仲恺人民医院的“主打科”。该科主任邓勍告诉笔者,近两年在该院分娩的产妇平均每年超过4000名,在全市综合医院中名列第一位。“分娩数量多与当地的人口结构有关系,更重要的是医院以人为本的分娩模式、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虽然每个月都有三四百名产妇来分娩,医生的工作量都很大,但是我们都坚持以人为本的执医理念,倡导自然分娩方式。”邓勍说,自然分娩对母婴健康更有利,该院一直严格控制剖宫产率,多年来一直控制在20%左右,远低于全国的46%和惠州市的40%。目前该院还尝试“全自然”的分娩模式,即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只在旁指导、鼓励、安慰,不做阴道口侧切等任何个人助产干预,完全靠产妇自然分娩。“这种‘全自然助产模式’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和会阴侧切率,有利于新生儿加快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更加全面地保障母婴的健康。”邓勍说。
应急抢救能力是产妇选择分娩医院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新生儿抢救能力,今年初,从事儿科、新生儿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的儿科专家周景兴,被仲恺人民医院从梅州“挖”过来之后,首先就是组建新生儿科,为病理新生儿提供有力的急救保障,为分娩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产妇分娩量大了,难免会有些病理新生儿的出现,尤其是黄疸过多、肺炎、发育不良等症状。”周景兴告诉笔者,新生儿科可同时容纳20名病理新生儿的住院需求,目前每天都有十来位病理新生儿住院接受治疗。
邓勍说,虽然医院是二甲医院,按照二甲医院标准收费,不过作为重点科室,妇产科率先提出“二甲医院,三甲服务”的承诺。
未 来
新院瞄准“三甲” 年内全面动工
日前,仲恺人民医院院长邹育明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占地6万平方米的仲恺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即将完成土地征收工作,这意味着新院的筹建工作又迈进了关键的一步。“目前新院的立项和设计都已经完成了,预计年底可全面动工,2—3年内可建成投入使用。”看着手里的用地批文,邹育明高兴地说。
随着近年来仲恺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长,人们群众对医疗服务和健康的要求日益上涨,目前仲恺人民医院原有的院址已经难以满足群众就诊需要。“每天上午8时开始,门诊大厅就人满为患;停车场的停车位也很快就满了。为了方便群众就诊,我们规定干部职工的车辆都不能停进院内,把车位留给患者。”邹育明说,医院用房是医院发展的基础,为解决医院用房不足的瓶颈问题,仲恺区委、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早在2011年就将建设新院列入发展规划。
“惠州市要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仲恺高新区将是重要的发展引擎。未来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必将对医疗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仲恺人民医院应该敢于担当,善于担当。”邹育明说,新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进行设计和筹建,建成之后将成为仲恺区首家三甲规模的现代公立医院,推动仲恺高新区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南方日报)
|